但其实这款机器,内核足够优秀。先不说 SL 系列的全画幅传感器,没有低通滤镜,成像更锐利,光是这个万能的机身,就足够吸引人。
最近几年,SL 系列自身的镜头群也在慢慢完善中,现役变焦有 24-90、90-280 ,定焦有双A 28/35/50/75/90(包揽所有常用焦段),不再是眼巴巴盼着自家镜头发布的那些日子了!!
万能的机身卡口可以转接一切徕卡镜头,是的,一百来支徕卡镜头通吃!!M头、S 头还有以前的 R 头、甚至电影头,SL 系列都能用上;或者是你有佳能尼康的镜头,OK啊,SL 系列也能转。
除此之外,2018年,适马、徕卡、松下三家的全画幅机身开始正式共用一个卡口,三家镜头通用。可以说,就自动镜头来说,除了昂贵的徕卡原厂 SL 镜头,还可以选择比较平价的适马 DN 系列和松下新推出的一系列全画幅镜头。
SL2+Noctilux-M 75mm f/1.25 ASPH.
SL2+ 35mm F1.2 DG DN
SL2+Summilux-M 35mm f/1.4 ASPH.
最关键是,转接后的成像质量也令人折服。液晶屏幕的亮度、细腻度还有色准都非常优秀。尤其是色准,屏幕上的颜色几乎与手机、电脑展现无异。
SL 系列的 EVF 取景体验很好,清晰明亮,并且可以预览到景深,如果是用大光圈镜头(尤其是 0.95 这种)的话,比用在 M 机身上会友好不少。
SL2+Noctilux-M 50mm f/0.95 ASPH
©️ TORN
SL2+Noctilux-M 50mm f/0.95 ASPH
©️ TORN
SL2+Noctilux-M 50mm f/0.95 ASPH
©️ Lumieve
SL2+Noctilux-M 50mm f/0.95 ASPH
©️ Lumieve
你会发现 Leica SL2 出片会比较明亮,区别于 M 的测光系统,SL 系列对高光非常敏感,但也不容易过曝,白平衡也要准很多,大部分色彩还原都很到位。在较暗的环境下拍摄时,SL 系列会刻意压低高光区域,以创造出整体比较平静柔和。
SL2 ©Gromynet
SL2+Leica APO-Summicron-SL 75 mm f/2 ASPH.
©️ Alexis Palliot
SL2 转接之后,即便是放大看
焦内的清晰度、锐度都极高
▼
如果你使用长焦、或者广角的 M 镜头,就会发现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,就是黄斑取景窗里,构图框线太小或者显示不全,取景构图产生一定困难。这时,实时取景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。
在夜里使用大光圈镜头,黄斑对焦就有些困难了,SL系列 的 EVF 取景器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。
SL2 ©Gromynet
SL2 ©Gromynet
SL2+Noctilux-M 50mm f/0.95 ASPH
via. DPR
当拿起 SL 相机去体会拍摄的过程时,才能明白徕卡 SL 操作的友善。机身上极少的按键,经典的菜单,让拍摄时能全神贯注的去拍摄,而不是担心想调哪个功能,还要想半天才能调出来。
多少人购买了专业器材后、却因为层层叠叠的菜单望而却步,最后也就用P档按按快门?
当然,当你玩儿熟了这款相机之后,也可以仅靠这些为数不多的按键设置相互配合,控制平时所有的常用功能。机身包含摇杆总共7个按键,外加2个波轮,兼顾长按和短按两种操作,同时全部支持自定义功能。
而且因为机身比较大,按键之间的空隙也大,操纵起来非常顺手,两个波轮的手感也非常好,阻尼恰到好处。在人机交互设计方面上,小编只能说徕卡不愧是徕卡。
如果你想要一台全画幅的、操控简单并且有 EVF 电子取景器的相机,尤其你有 M 镜头,那你确实可以考虑 SL2/SL2-S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这台相机,它的各方面素质在徕卡中都属于顶尖的。
CONTACT US
君峰影像徕卡哈苏相机北京奥森公园店
▼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